4月4日,赫尔松州州长弗拉基米尔·萨尔多宣布,俄军已从金伯恩半岛彻底封锁乌克兰尼古拉耶夫州的海上贸易港口。这座位于第聂伯河-布格河口的战略要冲,曾是乌克兰通往黑海的关键门户,如今却成为俄乌经济战的焦点。
尼古拉耶夫港的封锁并非孤立事件。早在2023年,俄军便通过控制赫尔松港和马里乌波尔港,逐步收紧对乌克兰黑海沿岸的“绞索”。金伯恩半岛的军事部署,使俄军得以扼守第聂伯河-布格河口,切断尼古拉耶夫港与黑海的直接通道。这一举措不仅阻断了乌克兰铁矿石、粮食等大宗商品的出口(2024年乌通过自主航道出口铁矿石3370万吨,占其冶金业产能的70%),更将乌克兰经济命脉暴露于俄军火力覆盖之下。
乌克兰90%的粮食出口依赖黑海港口,而尼古拉耶夫港的封锁直接冲击全球供应链。2025年1-2月,乌仅存的敖德萨港平均每三天遭袭一次,出口量同比暴跌45%。国际粮价随之飙升,小麦期货价格突破每吨400美元,创十年新高。联合国粮农组织警告,若封锁持续,东非和中东地区可能新增2000万人面临饥荒。
社交媒体上,俄乌支持者展开激烈交锋。部分俄罗斯网民称封锁是“正当防卫”:“乌军利用港口运输北约武器,俄军有权切断这条战争补给线”。乌克兰支持者则反驳:“封锁民用港口违反国际法,俄方在重演‘饥饿战术’”。
俄罗斯通过封锁推高全球粮价,虽短期内赚取能源与粮食出口红利,却加剧发展中国家对俄乌的依赖失衡,可能催生新的反俄联盟。例如印度已联合巴西、南非提出“粮食安全倡议”,试图绕开俄乌建立替代供应链。
历史总是惊人相似。19世纪英国通过控制苏伊士运河确立霸权,如今俄罗斯正以封锁为支点,撬动现代地缘政治天平。不同的是,这场博弈的武器不再是蒸汽战舰,而是巡飞弹、反舰导弹与数据链。
文章来源于网络。发布者:光明参考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gmrb1949.com/52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