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春季,北京干旱少雨,气温迅速回暖。正值清明祭扫高峰,上坟烧纸、野外烧荒、游人吸烟等行为增加了火灾风险。《北京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规定不在道路、居民区和其他公共区域焚烧、抛撒丧葬祭奠物品,倡导市民选择鲜花祭祀、植树纪念、网络祭扫、代为祭扫等文明低碳方式。
清明节是中国的传统春祭节日,人们通过扫墓祭祀缅怀祖先。近年来,每逢清明节,城市街头巷尾、十字路口和沿河沿江处常有人燃烧冥纸、冥币寄托哀思,导致浓烟滚滚、刺鼻难闻。记者观察到,许多地方火焰升腾,地面被熏黑,留下的灰烬未被清理。
对于清明祭扫的方式,不同市民持有不同看法。一些人认为烧纸是传统风俗可以理解,而另一些人则认为这种行为破坏环境,影响市容,不文明。每年清明节、中元节等节日,烧纸产生的烟雾不仅影响居民生活,还造成严重空气污染。根据测算,焚烧1千克纸钱会增加1.46千克的碳排放量。早在1995年,北京市相关部门便联合发布通知,禁止在祭扫中使用明火。2020年实施的《北京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也明确规定,不在公共区域焚烧、抛撒丧葬祭奠物品。
焚烧纸钱还会引发火灾,造成社会安全问题。今年以来,北京市共发生33起因祭扫引起的火灾。例如,2025年3月22日,房山区张坊镇一名村民在野外祭祀时引燃杂草,最终被警方刑事拘留。同年2月6日,朝阳区一女子因祭扫烧纸引发火灾,直接财产损失近5万元,被处以行政拘留10日。
在此提醒大家,遵守《北京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选择文明低碳的祭扫方式。同时,建议尽量选择公共交通工具,错峰出行,确保清明祭扫安全。
4月4日清明节期间,北京市将迎来祭扫高峰。国家提倡文明祭扫,禁止携带明火、烧纸和燃放鞭炮。但在一些偏远地区,仍有人存在侥幸心理,上坟烧纸。为此,北京消防对各大陵园、村墓制定了多种联防联控措施。例如,平谷区归山陵园占地130多亩,三面环山,树木众多。为了防止火情,陵园除了准备灭火器外,还增设了35个水桶,并安排20名经过培训的工作人员不间断巡视。此外,志愿者也在园区内进行看护。
平谷区地域广阔,总面积950.13平方公里,有6个消防救援站、2个小站和5个乡镇专职队。最远的村庄距离消防站30多公里,从接警到抵达火场需20至60分钟。为解决偏远农村消防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群众消防意识落后的问题,平谷区消防救援支队联合王辛庄镇政府探索“一村一车一队”多种形式消防灭火救援模式。
清明节临近,王辛庄村利用乡村微信群、农村大喇叭、微信公众号等方式开展消防安全提示,营造文明、安全的祭扫氛围。房山区韩村河镇孤山口村地处山区,全村200多名森林防火员盯守进山路口和林区内的散坟。70岁的许大爷是一名森林防火员,每年防火季都在这里坚守,已经坚持了50年。
目前,北京市全面启动春季森林防火工作,527座森林防火检查站、197支巡查队、5万余名生态林管护员加强应急值守和巡查力度,防范森林火险发生。
文章来源于网络。发布者:光明参考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gmrb1949.com/52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