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的盘中餐成了校长的唐僧肉 权力寻租与监管缺位!山西省临汾市汾西县第二中学原校长赵孟锁截留、套取食堂420多万元膳食经费。作为一校之长,他不把心思放在正事上,反而利用制度漏洞截留学校膳食资金,并通过其弟弟虚列套取食材费,这种行为不仅令人不齿,也愧为人师。
学生的“盘中餐”频频成为某些人的“唐僧肉”,主要原因是权力集中与监管缺位。校园食堂管理权往往集中在校长或后勤负责人手中,这些掌勺者左右着供货商的选择和餐费的收支,容易成为个别供货商的重点围猎对象,导致校园食堂沦为某些人的“捞金池”。
监管缺位是多方造成的。一方面,由于权力过于集中,内部监管难以痛下狠手,一些掌握权力的人监守自盗,甚至指鹿为马。另一方面,缺乏家长及社会监管渠道等外部监管,使得问题更加严重。信息不对称和监管权限不足使得外部监管力量难以触及病根,监管缺位越大,权力寻租空间就越大。
校园餐腐败即便是“蝇贪蚁腐”,其危害却如虎一般。被腐化的食品没有安全可言,昨天敢偷工减料,今天就敢以次充好,明天更敢以假乱真。校园食品安全不容许有任何疏忽,必须坚决铲除腐败。今年多部门提出深化“校园餐”问题治理,释放出重点反腐的积极信号。
反腐的关键在于约束权力。要守好学生“盘中餐”,需从制度上修复管理漏洞,强化对重点人员的权力约束。同时,压实学校及食堂经营承包企业的主体责任,落实食品安全总监制度,筑牢防护网。“明厨亮灶”和“明账晒本”是有力的监督手段,推行食材统一招标和餐费收支公示,让校园餐监控不留死角。家长主动举报也是重要线索来源,应适当增加家长对校园餐的监督权限,优化举报渠道,加强家校双方监督协作。
校园餐腐败不仅是经济问题,更是侵蚀教育伦理和社会信任的毒瘤。唯有让阳光照进食堂的每个角落,才能保护好学生的“盘中餐”。
文章来源于网络。发布者:光明参考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gmrb1949.com/57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