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粒种子的朋友圈:中原粮仓的“科技狂飙”与“浪漫逆袭”

开篇·种子也有朋友圈?

“清明前后,种瓜点豆”,在这个播种的季节,一粒种子的朋友圈,又会晒些什么呢?

是玉米在培育基地的“追光九宫格”,还是棉花在盐碱地的“荒漠变绿洲”打卡照?

抑或是花生偷偷炫耀“基因编辑美颜”,小麦凡尔赛式吐槽“亩产接近‘吨级’的甜蜜负担”?

这个春天,河南广播电视台公共·乡村频道推出系列短视频《种子的朋友圈》,用5集“农业轻喜剧”,揭秘中原粮仓如何用一粒粒种子,写就“中国碗盛河南粮”的硬核传奇!

一粒种子的朋友圈:中原粮仓的“科技狂飙”与“浪漫逆袭”

这里有——

玉米的“候鸟式奋斗”:年近90岁爷爷带它一年飞两地,亩产从喂鸡不够卷成全国第二!

菊苣的“海归变形记”:哈佛博士扛锄头进村,古罗马贵族菜变身封丘“黄金叶”!

花生的“基因狂想曲”:院士当红娘,野生花生混血娃成“行走的油库”!

棉花的“盐碱地逆袭”:抗逆基因改写剧本,荒漠开满“白色奇迹”!

小麦的“亩产天花板”:教授50年磨一剑,产量从85斤卷到1825.2斤!

一粒种子的朋友圈:中原粮仓的“科技狂飙”与“浪漫逆袭”

这不仅仅是一部生动有趣的农业纪录片,更是一群“种子顶流”的养成日记!

从实验室到田间地头,看中原大地如何用“五良融合”,把种地玩成高科技,把论文写在大地上!

分集剧透·种子们的“人设”有多绝?

第1集《与时间赛跑的人》——玉米的“追光者联盟”

主角:年近90岁程相文 × 南美“留学生”玉米

一粒种子的朋友圈:中原粮仓的“科技狂飙”与“浪漫逆袭”

高光时刻:

▶ 60年冬飞海南、夏回河南,候鸟式育种创世界高产纪录!

▶ 75岁建分子实验室,用DNA检测给玉米“速配对象”,育种周期砍半!

一粒种子的朋友圈:中原粮仓的“科技狂飙”与“浪漫逆袭”

金句暴击:“玉米不怕卡脖子,程爷爷的学生会一直追着太阳跑!”

第2集《“苣”狂博士》——菊苣的“海归变形计”

主角:哈佛博士后刘延泽 × 封丘“长寿明星”菊苣

一粒种子的朋友圈:中原粮仓的“科技狂飙”与“浪漫逆袭”

高光时刻:

▶ 发明“中草药破碎提取器”,制药效率提升百倍!

一粒种子的朋友圈:中原粮仓的“科技狂飙”与“浪漫逆袭”

一粒种子的朋友圈:中原粮仓的“科技狂飙”与“浪漫逆袭”

▶ 菊苣根变降三高“黄金茶”,村里“菊苣大道”用古代名医命名!

一粒种子的朋友圈:中原粮仓的“科技狂飙”与“浪漫逆袭”

一粒种子的朋友圈:中原粮仓的“科技狂飙”与“浪漫逆袭”

金句暴击:“实验室的高精尖,必须变成老百姓的菜篮子!”

第3集《花生“育”见新友》——花生的“基因编辑密码”

主角:张新友院士 × 南美“冒险家”花生

一粒种子的朋友圈:中原粮仓的“科技狂飙”与“浪漫逆袭”

高光时刻:

▶ 野生花生“联姻”育出抗病耐寒品种,含油量飙到57%!

一粒种子的朋友圈:中原粮仓的“科技狂飙”与“浪漫逆袭”

一粒种子的朋友圈:中原粮仓的“科技狂飙”与“浪漫逆袭”

▶ 河南种着全国1/4花生,每亩多榨15公斤油!

一粒种子的朋友圈:中原粮仓的“科技狂飙”与“浪漫逆袭”

一粒种子的朋友圈:中原粮仓的“科技狂飙”与“浪漫逆袭”

金句暴击:“和野生花生谈恋爱?张院士,你是懂‘混血美学’的!”

第4集《“根土”生花暖人间》——棉花的“盐碱地奇迹”

主角:严根土研究员 × 盐碱地“逆袭王者”棉花

一粒种子的朋友圈:中原粮仓的“科技狂飙”与“浪漫逆袭”

高光时刻:

一粒种子的朋友圈:中原粮仓的“科技狂飙”与“浪漫逆袭”

一粒种子的朋友圈:中原粮仓的“科技狂飙”与“浪漫逆袭”

▶ “中棉所49”亩产500公斤,荒漠开满“白色奇迹”!

一粒种子的朋友圈:中原粮仓的“科技狂飙”与“浪漫逆袭”

▶ 送棉花坐神舟十二号上天,返回变身“抗逆战神”!

一粒种子的朋友圈:中原粮仓的“科技狂飙”与“浪漫逆袭”

一粒种子的朋友圈:中原粮仓的“科技狂飙”与“浪漫逆袭”

金句暴击:“坐过神舟飞船的棉花,种地种出科幻感!”

第5集《天生我“财”为麦忙》——小麦的“亩产天花板”

主角:郭天财教授 × 西亚“移民”小麦

一粒种子的朋友圈:中原粮仓的“科技狂飙”与“浪漫逆袭”

高光时刻:

一粒种子的朋友圈:中原粮仓的“科技狂飙”与“浪漫逆袭”

▶ 2024年又首创一季小麦亩产912.6公斤,比新中国刚成立时的亩产42.5公斤提高了20多倍。

一粒种子的朋友圈:中原粮仓的“科技狂飙”与“浪漫逆袭”

一粒种子的朋友圈:中原粮仓的“科技狂飙”与“浪漫逆袭”

▶ 70岁仍在田里教无人机种田,放话“饭碗多装河南粮”!

一粒种子的朋友圈:中原粮仓的“科技狂飙”与“浪漫逆袭”

金句暴击:“亩产破900公斤的凡尔赛,我们骄傲!”

收官·一粒种子的告白

当玉米追光、棉花上天、小麦智能生长——这不是科幻,而是中原大地的“农业革命”!

✅ 给年轻人:种地也能玩黑科技,农业酷到没朋友!

✅ 给家长:一堂粮食安全课,读懂“中国碗”背后的匠心!

✅ 给所有人:从盐碱地到吨粮田,每一粒种子都在呐喊——“端牢中国碗,更要端得漂亮!”

【追剧指南+互动召唤】

播出信息:

▶ 时间:4月10日起

▶ 平台:全网各平台及大象新闻客户端同步更新

▶ 扫码观看:

带话题 #种子的朋友圈# #河南农业有多强# 晒观后感,抽100人送“种子盲盒”(含五大作物种子+种植手册),在家体验“科技种田”!

这个春天,锁定《种子的朋友圈》——

看种子们的破土成金,

听科学家的心里话,

见证中原粮仓从“传统”到“智造”的华丽转身!

文章来源于网络。发布者:光明参考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gmrb1949.com/5789.html

(0)
光明参考网的头像光明参考网
上一篇 2025年4月9日 上午11:42
下一篇 2025年4月9日 上午11:45

相关推荐

  • 濮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2025年对口招生报考指南

    大象新闻记者 张松涛 对口招生 报考代码:6243 学校简介 濮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位于享有“黄河之滨、华夏龙都、帝舜故里、杂技之乡”盛誉的河南省濮阳市,始建于1951年,先后经历中专到大专教育的嬗变,2017年5月开展大专层次教育。学校一期建筑面积19.7万平方米,拟增加二期建设10万平方米,达到“千亩校园,万名学子”规模。专任教师830人,中高级448人,…

    2025年4月6日
    1200
  • 孤独症男生因“高颜值”走红,被质疑要直播带货?妈妈回应

    4月2日,话题#孤独症男孩因高颜值走红妈妈发声#登上微博热搜第一。 2日晚,当事人小岱妈妈通过微博@糊糊和小岱 发文:“近期也跟很多伙伴做了许多关于孤独症的内容。我们的初衷是希望更多人了解到这个群体,让这个群体能够得到更多的包容。” 小岱全名李岱沣,在3岁时被检查出患有孤独症,妈妈胡女士为此辞职当上全职妈妈,陪着孩子开始了漫长的治疗之路。 “幸运的是,成长过…

    2025年4月3日
    1200
  • 男子上下班通勤6小时交通费每月4000元:想多陪陪家人

    河北张家口的李先生从2023年年初开始,每天坐高铁去北京上班,从家到单位大约需要3个小时,每天上下班通勤6个小时,“每天早上5:30起床,从张家口坐高铁,最早那趟动车是6点53分发车,直达到北京北站,走大概一公里左右,8:30就能到公司。”“每天交通费约180元,一个月约4000元,单位附近房租约5000元/月,通勤2年了,想多陪家人。”

    2025年3月27日
    1600
  • 董明珠:不太喜欢员工到我家里,工作中上下级得保持好距离

    近日,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在竹内亮导演的纪录片《她和她的故事》中被问及能否去她家拍摄,董明珠婉拒了他的请求。 董明珠表示:“我不太喜欢员工到我家里去,更多希望在工作中和上下级保持一个比较好的距离。” 此外,董明珠还回应了自己的近期感情状态。 面对“最近有没有谈恋爱”的问题,董明珠回答“这个问题很可笑”,并在被问到是否想过要找老公时反问,“为什么要找老公啊?”…

    2025年3月27日
    2300
  • 洛阳暖鑫热力公司全面开展“冬病春诊夏治”工作

    大象新闻记者 弯继伟 随着供暖季的落幕,又迎来了“冬病春诊夏治”的黄金时期。洛阳暖鑫热力有限公司全面开展“冬病春诊夏治”供热设施维修保养工作,力求在源头上消除供热隐患,确保居民在冬季能够享受到稳定、舒适的供热服务。 根据该公司制定的“冬病春诊夏治”检修计划,今年第二季度,将完成所有管道的“跑冒滴漏”检查处理、过滤器清洗及损坏仪表阀门更换、防锈除锈及控制柜除尘…

    2025年4月9日
    14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