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4 月 8 日消息,俄 “西部” 集群新闻中心主任伊万・比格马称,在过去 24 小时内,“西部” 集群摧毁了 32 个乌克兰无人机操控点,还摧毁 4 个 Starlink 通信站,防空部队击落 11 架无人机,摧毁 13 门乌军迫击炮,期间有一名乌军士兵投降。
军事专家分析,摧毁一个操控点可比击落数十架无人机更有效,因其能瘫痪整支无人机编队的作战能力。正如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报告指出,俄军正从“拦截消耗”转向“系统摧毁”,试图瓦解乌军的持续性空中袭扰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中立技术派网民关注到战术细节:Starlink终端曾是乌军敌后作战的“生命线”,此次4个站点被毁可能影响局部战场实时通信,暴露出马斯克星链系统在军事化应用中的脆弱性。
此次被摧毁的操控点中,据信包含英国提供的“女巫”重型无人机指挥站,这类设施通常隐蔽于民用建筑,俄军能精准定位,或得益于电子侦察与情报渗透的突破。伦敦国王学院战争研究所专家称:“当操控点成为高价值目标,战争已进入‘秒级决策’时代——谁能更快发现并摧毁对方的中枢神经,谁就能夺取战场主动权。”
美国特朗普政府持续施压乌克兰接受领土让步,乌军此时承受的装备损失可能削弱其谈判筹码。而俄方选择在美乌沙特会谈前夕公布战果,被解读为向西方展示“即便失去无人机优势,乌军也难以扭转战局”。不过,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安德烈·苏兹达利采夫提醒:“无人机消耗战本质是科技实力的对冲,今日的战术胜利未必能转化为明日的战略优势。”
文章来源于网络。发布者:光明参考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gmrb1949.com/58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