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球金融市场见证了一场历史性动荡——美国国债遭遇了自2001年以来最惨烈的抛售潮。10年期美债收益率一度飙升至4.5%,30年期收益率突破4.9%,价格暴跌的背后,市场恐慌情绪蔓延,甚至有人猜测美国可能面临主权信用危机。然而,摩根资产管理公司认为这场抛售已接近尾声,触底信号正在浮现。这场风暴究竟因何而起?美债抛售真的触底了吗?
一位网友的评论颇具代表性:“美债贬值说明市场担心美国会赖账,就像公司破产前债券暴跌一样。” 但花旗研报进一步指出,抛售主力并非长期持有者,而是对冲基金等短期资本,它们因追加保证金需求被迫抛售高流动性资产。
有分析指出,在美股重挫的时候,美债出现暴跌非常罕见,容易让人联想到 2020 年 3 月的 “美债危机” 会不会重现,并引发系统性风险。这表明,相比于通胀,华尔街对于美国经济衰退风险更为恐慌。美国前财政部长劳伦斯・萨默斯也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发帖称:“这种极为异常的模式表明,全球金融市场对美国资产普遍持回避态度。全球金融市场对待我们的方式就像对待一个有问题的新兴市场。”
在这场抛售潮中,金融市场的杠杆操作也加剧了波动。当关税引发市场波动率指数飙升,高杠杆交易被迫平仓,形成 “抛售 – 流动性枯竭 – 进一步抛售” 的负反馈循环。4 月 8 日 30 年期美债收益率单日暴涨 23 个基点,便是这种机制的典型表现。而且,美债拍卖遇冷,4 月 9 日 3 年期国债拍卖的得标利率较预期高出 10 个基点,间接投标率降至 2023 年以来最低,显示传统买家正在撤离,市场对美债的长期信心动摇。
美债遭遇 20 多年来最惨抛售,这一事件绝不是孤立的。它不仅反映了美国经济政策的不确定性,也揭示了全球投资者对美国经济前景信心的动摇。美国政府反复无常的关税措施,正在不断消耗美元以及美国政府的全球信用。美债作为传统安全资产的地位,已然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对于全球金融市场而言,这或许是一个警示信号,预示着全球金融体系可能正在面临新一轮的调整与变革。
文章来源于网络。发布者:光明参考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gmrb1949.com/66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