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团与京东在外卖市场的交锋愈演愈烈。美团核心本地商业CEO王莆中公开嘲讽京东外卖“狗急跳墙”,而京东创始人刘强东则以“不打口水仗”回应,强调竞争应聚焦社会价值而非舆论战。这场高管间的隔空喊话,实则折射出两大巨头在即时零售领域的战略卡位——京东以“0佣金+品质外卖”撬动美团垄断,美团则以“闪购独立品牌+千亿补贴”巩固护城河,双方在供应链、配送效率、商家生态上的博弈,正倒逼行业走向更深层次的变革。
而美团的反击则更具系统性:闪购业务独立运营,非餐饮日订单突破1800万单,并推出千亿餐饮补贴计划,强化“30分钟万物到家”的生态闭环。这场竞争早已超越外卖范畴,京东试图以高频外卖带动低频高毛利的3C数码即时零售,而美团则依托餐饮流量向全品类渗透,双方在用户习惯、数据复用、履约网络上的争夺,实则是“生活节奏控制权”的终极较量。
巨头的厮杀客观上推动行业升级。美团被迫将佣金率从15%-25%降至6%-8%,并加速AI路径规划技术研发;京东则投入百亿补贴拉低配送费,同时推进无人车商用。对中小商家而言,多平台入驻降低了流量依赖,但亦面临“补贴退潮后是否重蹈佣金覆辙”的隐忧。消费者成为短期最大受益者,既能享受低价,又能获得“半小时达”的极致体验,但长期来看,市场格局的集中化可能削弱选择权。
有人认为,不是刘强东硬刚王兴,是行业的发展必然会出现其他竞争对手,即使刘强东不入局,也可能会有其他投资人入局。目前美团、饿了么占垄断地位,抽佣越来越高,骑手和商家的生存空间不断在压缩,消费者也不满外卖品质良莠不齐,这个时候就给了其他投资者入局的机会。
无论胜负,这场战争已重新定义商业逻辑。美团的“闪电仓”与京东的“小时购”共同推动供应链数字化;无人配送、无人机等技术加速落地,或将人力成本转化为创新动能。而真正的胜者,或许是能兼顾“30分钟达”的效率与“安心即得”的信任,在算法中注入人性温度的企业。当王兴与刘强东的棋盘不断扩大,商业文明的演进已悄然超越了个体输赢。
文章来源于网络。发布者:光明参考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gmrb1949.com/69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