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3日,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在财报电话会议上重申其推动降低关税的立场,强调降低关税通常对繁荣有益,但最终决定权仍掌握在总统特朗普手中。这一表态再次将全球贸易政策争议推向风口浪尖,凸显马斯克与特朗普政府在关税问题上的微妙博弈。
马斯克的关税立场由来已久。自特朗普第一任期起,他便公开反对高额关税,认为其阻碍全球化产业链的高效运作。2025年4月初,特朗普政府宣布对等关税政策后,马斯克联合商界领袖发起游说,要求撤销政策,但未获成功。他甚至转发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的铅笔演讲视频,以全球供应链案例论证关税的负面影响,暗示政府干预将扭曲市场。然而,特朗普坚称关税与谈判并不矛盾,政策立场未见软化。
特斯拉作为全球化企业的代表,首当其冲受到关税冲击。数据显示,关税政策导致特斯拉生产成本增加约12%,国际市场竞争力显著下降。2025年4月美股连续暴跌中,马斯克个人财富缩水超460亿美元,成为全球富豪中损失最惨重的个体。为应对成本压力,特斯拉加速推进上海超级工厂的本地化生产,并计划扩大欧洲市场布局,试图通过区域供应链优化抵消关税影响。
美国政府内部对关税的分歧日益激化。马斯克与特朗普高级贸易顾问彼得纳瓦罗的公开矛盾尤为突出。4月5日,马斯克在社交媒体嘲讽纳瓦罗一事无成,指责其政策解读损害特斯拉利益。这场争执暴露了特朗普团队中保护主义与全球化两派势力的角力,也折射出商界对政策不确定性的焦虑。
国际社会对马斯克的关税倡议反应分化。德国副总理哈贝克批评其提议建立美欧零关税区是恐惧的表现,认为这暴露了美国企业面对关税的自保心态。而印度市场则成为另一焦点:特斯拉多年呼吁印度降低汽车进口关税,甚至以建厂为条件施压,但印度政府担忧冲击本土产业,谈判陷入僵局。在中国市场,马斯克明确反对加征电动车关税,强调特斯拉在不依赖保护政策的情况下仍具竞争力,呼吁维护全球电动车行业健康发展。
分析指出,马斯克的关税立场与其商业利益深度绑定。作为同时执掌特斯拉和SpaceX的科技巨头,他需平衡特朗普美国优先主张与企业全球化运营需求。尽管曾被任命为政府效率部负责人,协助特朗普削减行政开支,但关税政策引发的产业链震荡迫使马斯克逐渐与特朗普保持距离。这种若即若离的关系成为观察美国政商互动的重要案例。
面对未来,马斯克正调整战略以增强抗风险能力。除供应链本地化外,特斯拉加大自动驾驶和电池技术创新投入,试图以技术壁垒抵消贸易壁垒的影响。SpaceX则通过垂直整合供应链降低对外依赖。然而,特朗普若坚持加码关税,马斯克的去关税化愿景或将面临更大挑战。据透露,美国政府计划对进口汽车零部件加征25%关税,这恐进一步挤压特斯拉利润空间。
全球贸易格局的动荡仍在持续。欧盟、加拿大等经济体已酝酿对美关税报复措施,越南甚至以零关税姿态向特斯拉抛出橄榄枝。在此背景下,马斯克的关税倡议既是企业自救之举,也成为重构国际贸易规则的试探性声音。然而,在美国优先与全球协作的意识形态拉锯中,科技巨头的商业诉求能否撼动政策铁幕,仍需时间检验。
文章来源于网络。发布者:光明参考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gmrb1949.com/77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