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公交创新服务模式 增开线路提升出行体验。近期,华商报推出的《西安公交现状调查》系列报道引发了广泛关注。基于深入的客流调研与数据分析,西安公交集团充分了解了出行中的难点和痛点,并创新服务模式。近期将增开一批新线路,包括17条干线线路接驳区间车、20条“招手停、响应式停靠”线路,还将推出研学、踏青定制出行服务,以减少乘车等候时间,提升出行体验。
在西安白鹿原大学城附近,十几所高校的师生和周边居民大多需要乘坐240路公交车出行。然而,在穆将王站地铁口的半引路北口公交站,等车难、挤不上车的情况时常发生,给周边居民和上班族带来不少烦恼。通过调研发现,乘坐需求主要集中在白鹿原公交调度站至穆将王地铁站之间,而其他路段乘坐量相对较小。开通区间车后,乘坐地铁转乘的乘客候车时间可由高峰时的8-10分钟缩短至5分钟以内。区间车是指在一条公交线路中只运行部分路段的车辆,这样可以减少低客流路段的交通拥堵和信号灯延误,提升整体运行速度,降低空驶率,将更多车辆资源投入到高需求路段。
新开通的17条区间线路覆盖城区多个区域,包含12条早晚高峰线、3条高校接驳线及2条夜间延点线,基本实现全天候、多场景的出行需求覆盖。此外,西安公交集团还将在航天、浐灞等多个区域路段新开通15条“响应式停靠”线路以及5条“招手停”线路,以满足市民多样化的出行需求。“响应式停靠”是在车辆接近站点时,车上乘客按铃下车,站点候车乘客招手上车,若无上下车需求,公交车将减速通过站点,避免无效停靠,节省乘车时间。而“招手停”则是在指定路段,上车乘客招手即停,下车乘客提前告知驾驶员,方便上下车。经过后台数据测算,响应式停靠线路平均可节省乘客5-10分钟。相比传统的每站必停方式,“响应式停靠+招手停”的方式具有更高的灵活机动性,能够进一步提升公交线路运行效率,降低乘客时间成本。
为方便广大市民开展研学、踏青等活动,西安公交集团面向全市各区域推出“上门接送、一站直达”的定制化出行服务。市民可通过“西安捷巴士”微信小程序或拨打公交服务热线965315进行预约。西安公交集团将持续关注市民反馈,通过新开、调整公交线路,逐步优化现有公交线网,加强与地铁的横向接驳,合理缩减与地铁线路纵向重复,优化裁减低效线路,填补公交服务空白,方便市民出行。
文章来源于网络。发布者:光明参考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gmrb1949.com/80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