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政府接连释放信号,试图缓和中美之间的关税对峙。4月23日,《华尔街日报》报道,特朗普政府正考虑大幅削减对中国进口商品征收的高额关税,在某些情况下削减幅度可能超过一半。此举旨在缓解中美之间的紧张关系,这种紧张关系已经扰乱了全球贸易和投资活动。知情人士透露,美国总统特朗普尚未作出最终决定,相关讨论仍存在变数,目前有多个选项正在考量中。
一名白宫高级官员称,美国对华关税可能将降至约50%至65%这一税率区间。还有消息称,特朗普政府还在考虑一种所谓“分级征税”的方案,即对美国认为不构成国家安全威胁的商品征收35%的关税,而对涉及所谓“美国战略利益”的商品则征收至少100%的关税。该提案建议,这一关税体系在五年内分阶段实施。白宫副新闻秘书库什·德赛回应称,特朗普总统已明确表示,中国需要与美国达成协议。关税的决定将直接由总统作出,其他任何事情都只是纯粹的猜测。
4月23日早些时候,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表示,如果美方真的想通过对话谈判解决问题,就应该停止威胁讹诈,在平等、尊重、互惠的基础上同中方对话。一边说要同中方达成协议,一边不断搞极限施压,这不是同中方打交道的正确方式,也是行不通的。
自特朗普于本月初抛出所谓“对等关税”以来,全球贸易紧张局势加剧,中美之间更是如此。特朗普不断升级的关税威胁导致全球股市遭遇多年来最惨烈的单周跌幅。今年2月初,特朗普宣布对进口自中国的商品加征了10%的关税。此后,他一边挥舞着“关税大棒”持续威胁,一边又多次单方面宣称“很快会和中方通话”。
4月16日,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援引了一名美国企业高管的话,称白宫方面表示,“中方没有打来过电话”。这名高管指出,本届政府严重高估了关税赋予他们对中国的制约力。当前,在中方连续反制下,特朗普及其政府的态度已经有所改变。4月17日,特朗普在白宫椭圆形办公室对记者表示,他不想继续提高对中国的关税了,因为这可能会使两国之间的贸易陷入停滞。彭博社等媒体报道称,特朗普暗示他可能愿意降低关税。
特朗普还表示,他认为会在接下来的三到四周内与中国达成协议。福克斯新闻网注意到,特朗普当时在回答问题时还称,中方已经多次联系,并且中美接触的频率非常频繁。4月22日,美联社报道称,当被问到是否会对中国采取“强硬态度”时,特朗普否认说:“不,我不会说‘我要对中方强硬’。我们会以非常友好的态度对待他们,他们也会友好相待,然后我们拭目以待会发生什么。”随后,他在回答另一个问题时补充称,如果未与中国达成贸易协议,“我们只需要设定(关税)数字就行”。
《今日美国》报道称,尽管中美之间的正式贸易谈判尚未启动,但特朗普仍摆出一副信誓旦旦的模样,声称这份协议对于每个人而言都是公平的,而且他认为这个过程很快会完成。在后续提问中,特朗普也重申了不想继续提高对华关税的态度。谈到高达145%的对华关税时,他声称,针对中国进口商品的关税税率不会维持在当前水平,“145%的税率非常高,但不会一直这么高。”
值得一提的是,4月22日,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在一次闭门讲话中对中美贸易紧张局势发出警告,向投资者坦言当前僵局“难以为继”。他表示,预计特朗普发起的对华贸易战在“极短时间内”将会缓和,但他也承认,目前与中国的谈判尚未开启,这场谈判将会是一场“持久战”。
白宫新闻秘书卡罗琳·莱维特当天早些时候的回应呼应了贝森特对与中国谈判的积极预期。她表示,特朗普希望人们知道,美国政府在与中国达成潜在贸易协议方面进展顺利,并且正在为达成潜在协议奠定基础。不过,关于真正的谈判进展,莱维特语焉不详。
CNBC此前指出,虽然中方已表态不再理会美方的关税数字游戏,但一些迹象表明,一系列非关税限制措施正成为对美反制选项。法国外贸银行大中华区资深经济学家徐建伟认为,只有当一个国家遭受了足够多的自我伤害时,它才可能考虑软化立场,真正回到谈判桌。《金融时报》援引凯投宏观首席中国经济学家朱利安·埃文斯-普里查德的话称,从市场反应来看,美国正面临更大的压力,试图坐到谈判桌前进行谈判。
希腊前财长亚尼斯·瓦鲁法基斯提醒道,特朗普将关税武器化并非简单的美中对抗或美欧博弈,而是美国统治阶级为维系自身权力、强化全球霸权地位而采取的主动策略。他强调,只有当美国统治阶级承受的代价足够惨重时,政策才会转向。
4月23日,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主持例行记者会时表示,关税战、贸易战没有赢家,保护主义没有出路,脱钩断链只会孤立自己。对于美国发动的关税战,中方的态度很明确:不愿打,也不怕打。打,奉陪到底;谈,大门敞开。
文章来源于网络。发布者:光明参考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gmrb1949.com/83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