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外贸一季度成绩单出炉!一季度进出口7198.9亿元,占全国进出口总值的7%。其中,出口1480.9亿元,增长2.2%,实现“开门红”。
在剧变的环境中,出口增长殊为不易。分析北京这张成绩单,汽车产业成为最大功臣。一季度出口128.1亿元,增长56%,上拉同期地区出口增速3.2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医药健康产业、绿色低碳产业等亦功不可没。总的来说,这是北京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积极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结果。
话说回来,美国的“对等关税”行政令是美东时间4月2日生效的。这也意味着,第一季度的外贸表现受此影响较小。相比之下,未来才是真正的艰难时刻。面对愈发歇斯底里的美国,网友们都在揪心:咱中国的外贸企业还能扛得住吗?

中欧班列从西安国际港站驶出
图源:新华社
我们必须看到,美国一通乱拳,短期内不可避免地对我出口造成负面影响,加大经济下行压力。还有消息称特朗普政府正准备在关税谈判中向其他国家施压,要求他们限制与中国的贸易往来。可见,这注定是一场持久战。
外贸企业可不是单打独斗,整个中国都是它们坚实的依靠。你看这次大伙儿一起使劲儿,北京率先行动起来,给其他地方做了个不错的示范。
永辉超市,对外公布了专项邮箱,现在已经被“挤爆了”——收到了数百封邮件,里面不乏那些给开市客、山姆等美国市场供货的中国供应链企业。他们如今都积极与永辉洽谈,准备开拓新市场。这不,短短几天,永辉就和100多家优质企业搭上线,准备一起搞大事。
“11个小时狂卖9万件”——一家生产陶瓷餐盘的企业,外贸出口占比60%左右,关税战开始,企业不堪重负,在电商平台的帮助下才起死回生。可谓是,电商平台伸援手,市场反响马上有。
守望相助的故事繁星点点。咱看到这些,不禁想问:出口转内销,怎么才能纵享“丝滑”?北京作为首都,这场集体行动里,又能发挥啥关键作用呢?
底气
美国的“对等关税”政策如同一颗重磅炸弹,搅动全球市场,剑指中国意图明显。对此,我们一方面坚决奉陪到底,另一方面明确表示不再理会这种数字游戏。
这一招让美国政府如同打在棉花上,如今急得大喊“中国商品面临高达245%的关税”,却被网友调侃“还不如再加个5%”。
搅浑了水,才好摸鱼,但那是池塘。国际市场是一片汪洋,美国的行为只能激起波浪,但掀不翻巨轮。
我们在战略上藐视他,但在战术上要给予重视。客观来看,短期内,中国外贸企业不可避免要遭受出口订单骤减等现实冲击。
“天要落雨,娘要嫁人”,特朗普政府铁了心拿关税当作维护美国霸主地位以及稳固自己选票基本盘的有力手段,沉醉在帝国的幻梦中——事实是没人能叫醒一个装睡的人。

烟台港等待装船出口的中国汽车
图源:新华社
俗话说“条条大路通罗马”,美国市场关了门,我们就要另寻出路。
这么多年来,中国从来没有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已经成为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与30个国家和地区签署23个自贸协定。这种多元化的市场格局,意味着“西方不亮东方亮,北方不亮南方亮”,为外贸的腾挪提供了可能。
另一个重要突围方向就是出口转内销。其实,外贸企业对此并不陌生,从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到新冠疫情期间,不少企业都靠国内市场渡过难关。
如今,国内市场更加给力。14亿中国人组成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任何一个百分点的需求都能撬动亿元级市场。更重要的是,我们拥有全球最大规模的中等收入群体,消费能力强劲。比如,华为的三折叠屏手机,近2万元依然一机难求;国博文创的“凤冠冰箱贴”,上市8个月带动全系列销售额过亿。
说白了,我国出口确实面临复杂严峻的外部形势,但是“天塌不下来”。尤其是此役关乎生死存亡,下跪换不来尊严,绥靖换不来空间,即便是要经历一番寒彻骨,我们也得扛下去。

华为三折叠手机
责任
“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从出口到内销,绝非一键切换那么简单。如何降低转换摩擦?北京堪称天然试验田。不信?且看——
晚上七点,一家餐厅已放号1300多桌,门口等位区热闹非凡。一位大爷分享排队秘诀:“一大早先取号,晚上再来吃。”
“恭迎天命人!”一家潮玩店迎来众多《黑神话:悟空》粉丝。店员说:“国产IP太火爆,年轻消费者看到悟空、哪吒就挪不开步。”

中关村国际创新中心
图源:新华社
北京消费活力,由此可见一斑。细数其独特优势,至少有三点——
北京是超大型消费城市,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超七成,领先全球高收入经济体;政策层面,北京正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和宜居城市,通过“两区”建设推动贸易便利化;北京以“首店经济”和“首发经济”为支点,重构全球消费话语权,输出新标准至东南亚、非洲及欧美市场,以内循环为主体促进国际市场发展。
这么多利好条件,让北京成为全国最“肥沃”的消费热土。如今探索“出口转内销”,北京理所应当是试验田。
但也要看到,外贸与内需市场有别、标准不一、渠道迥异,不少外贸企业面临“水土不服”的问题。

中美博弈
图源:北京商报网
机会在眼前,政府部门、头部企业、行业协会等已纷纷行动。商务部一马当先,加快推进内外贸一体化,持续举办“外贸优品中华行”活动;京东、抖音电商等也马不停蹄,接连推出订单直采、外贸专区、流量支持、绿色通道、供采对接等举措,要把“外贸优质的产品,带给普通老百姓。”
在此背景下,北京更需加快行动,用好政策工具箱。
转机
对于出口转内销,也有人心生担忧:国内消费市场已经很“卷”了,外贸企业大量入场,是否会加剧“内卷”?
回答这个问题前,不妨先说说一个热词——情绪价值。“就是平日里为5元邮费精打细算的我,却愿意为一场话剧、一款限量盲盒或一次滑雪旅行‘豪掷千金’。”一位网友张扬地宣告着当代青年的消费主张。

第五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
图源:新华社
这种消费观的转变,反映了中国经济从“量”到“质”的转型,也意味着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消费增长点,比如更高的性价比、更好的体验感等,都能推动消费升级。
数据显示,2024年,85%的外贸企业早就内外通吃,内销金额占销售总额的近75%。内外兼顾是大趋势,如今的形势更是加速了这一进程,促使外贸企业建立品牌、研发新品。
所以,出口转内销、深耕内需市场,不是“临时抱佛脚”,而是长远发展之道。
我们一路走来,风风雨雨是常事儿,一路披荆斩棘也是常态。虽说现在挺难的,但比起过去那些坎儿,这还真不算最难的。北京的发展始终和国家命运紧密相连,就像一艘船上的船员,同舟共济。我们相信,一旦逆风破围,将成就一个更好的北京,也将为中国经济发展贡献北京智慧。
文章来源于网络。发布者:光明参考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gmrb1949.com/8532.html